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古代文学诗词赏析李白《下江陵》赏析

李白《下江陵》赏析

11-30 14:16:22| http://www.ertong6.com |诗词赏析|人气:783
李白《下江陵》赏析诗词赏析,
  李白因为李璘事件而被罚流放到夜郎,中途在白帝城遇赦。李白于是就写了《下江陵》这首诗。在这首诗中存在两个矛盾:一是叙事矛盾,二是心境矛盾。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一、叙事矛盾
  李白在诗中叙述了朝辞白帝,暮下江陵的故事。但李白并没有按故事次序来展开叙述。请看: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生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本次序为a、b、c,但故事的次序实为a、c、b。为什么这样说呢?关键在b句。b句是一个判断句。李白断定从白帝城一日就可以到江陵。这里肯定有夸张的成分。如在《上三峡》中李白也是夸张的: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我们对其夸张暂不管。这个判断句是一个结果句。我们知道故事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然后才会有这个过程的结果。因此,它在故事次序中应该出现在c句这个过程句之后。这样,b句在叙述中成为一个预叙,而c句成为一个回叙。在短短四句诗中,李白就运用预叙和回叙的叙事手法,使故事次序和本文次序形成一种错时的矛盾。那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李白为什么不按故事次序进行叙事呢?李白想通过错位叙事来强调b句这个结果。归心似箭的心情使他在刚说完“朝辞白帝”后就按耐不住地说出了“暮下江陵”的结果。虽然行文叙事中旅行者(李白)并未到达江陵应该不会知道三峡行舟一日千里的速度。但这个夸张的结果来的也并不是很突兀。前人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了:“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一千二百余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因此,旅行者(李白)虽没经历过,但完全可以通过典故去知道。这使得b句虽预叙但却合情合理。既然《水经注》中有记载,那一日千里的速度就应该是实情。我们为什还说是李白的夸张呢?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一日千里时加了个前提即“或王命急宜”。此种情况下才会一日千里。而当时李白是遇赦返家并不是王命紧急召见。所以,舟行一日千里的速度是作者幻想出来的,这里边有其夸张的成分。其实是李白还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抱有幻想。这种政治理想的幻想,使李白着重强调b句则更显得在情理之中了。在强调的同时,李白通过山之高和千里与一日所形成的速度之快为下文的舟行之快作了铺垫。这样从b句到c句的过渡就显得自然顺畅。如果按故事次序进行叙事则上述效果尽失。
  二、心境矛盾
  在a、b句的铺垫下,c句又通过“不住”和“已过”所形成的应接不暇、转瞬即逝的效果和“轻”字的妙用更加烘托了舟行之速。舟行之速即人行之快。这又与前面归心似箭的心境相契合。是不是作者的心境只有那种归心似箭之急和舟行千里之迫呢?不是的!从白帝城到江陵要经三峡过万山。自古三峡险境人所皆知,又加崇山陡峭,危险更添几分。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李白也在《上三峡》中说:“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足见三峡之险。故,在不是王命急宣时,李白的行舟肯定会小心再小心,根本不会是李白描述的那样快。这种舟行之快是李白虚幻出来的。那么如此危险的行舟,李白难道只是在幻想舟行之快而没有一点惧怕的心境吗?李白是有惧怕心境的但是舟行之快的自由轻松的虚幻心境已经超过现实环境中的那种惧怕心境。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列举了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里,李白这种政治幻想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比更加原始的安全的需要更强烈。此时,李白完全可以置危险于不顾而从艺术或美的而不是理性或现实的角度去看待此次回返旅程。这种高兴愉快心境超过惧怕危险的心境,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可与其有的一比。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他们都表现了行程中心境的愉快和速度的飞快而把危险的心境闭口不谈。
  这种叙事和心境的矛盾使得这首诗歌在描写三峡实景的同时更抒发了作者当时的那种愉快轻松及其自我实现的心境。

关键字: 诗词赏析,诗词赏析范文,诗词欣赏   江陵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