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彰显卓越,迈向成功 ——浅谈多教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的运用

彰显卓越,迈向成功 ——浅谈多教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的运用

04-08 14:50:54| http://www.ertong6.com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人气:399
彰显卓越,迈向成功 ——浅谈多教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的运用思想品德教学论文,【摘要】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用动态的音、形、画、像等形式优化了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形象、生动,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现情景,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渲染气氛,激发情感;拓宽学生的视野,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提高提高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多媒体 兴趣 运用 课堂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集多种信息(如文字、声音、视频、图像、影像、动画)为一体的先进的交互式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生动、图像清晰、直观、信息储存量大、应用面广、频率高等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当、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优化课堂,提高质量,是非常有效的。

一、运用多媒体,激起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相关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一堂课的开端虽然不是整节课的重点,但却对一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急切的求知欲望,为教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导入得恰当,能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有一种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的心。那这堂课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
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为了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从而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上课伊始,我借用多媒体的力量,播放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MTV,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组兄弟姐妹是一家……”随着音乐的律动,一幅幅穿着民族服装的人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各个民族在着装上的不同。在音乐的最后是各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展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乐祥和的愉快场景,生动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整个过程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屏幕上,导入非常成功。学生此时已经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他想学,他想更深入了解各个民族。学生的兴趣来了,兴致高涨,接下来的学习自然就不成问题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多媒体不愧是老师的好帮手,既能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对新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又能使其集中精神听课。平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利用诸如音乐、图像、视频等,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感官冲击,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其学习的好奇心。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而多媒体恰好有让抽象变得具体的能力,加上图画或声像的配合,很容易就让小学生接受,对知识产生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美丽的生命》,生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为了使学生受到一些触动,我找来一些大自然中体现生命美丽、体现动植物可爱的素材,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小草在风中起舞,鲜花竞相开放,小鸟在树林里歌唱,小朋友在追逐嬉戏……”这就是生命的魅力:它生生不息,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它五彩斑斓,装扮出美丽的世界。利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呈现了一副美丽的、生机勃勃的场景,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是人与动植物共存,展示着生命的美丽。由于地域和环境的不同,学生对大自然的接触很少。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欲,激起学习的兴趣。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学生对生命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化难为易,引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虽然教材内容取于社会生活,但小学生知识少、阅历浅,有些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千里之外,遥不可及啊!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就很难激发他们的情感。电教媒体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能把直观形象,真实传神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如临其境,获得真真切切的直观感受,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如此。人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尤其不能忘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不能忘记我们的前辈们反抗侵略的一次次抗争,以及那些为了祖国的强盛,努力探索和奋斗的仁人志士。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呢?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不屈的中国人》正是向学生们讲述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凌辱,致使山河破碎的情景。这段历史实在是距离学生久远了,处于和平年代的他们是很难想象得到当时被欺凌的场面是如何的。不了解近代中国曾经经历的屈辱和苦难,怎能明白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又怎能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呢?于是我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这段历史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在讲课时穿插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加上漫画“时局图”的展示——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山河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情景;还有“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影印本的图片、“南京大屠杀”的报道等等,一下子把学生带进那段历史中。看着这些图片、视频,想着那段历史,听着激情的解说,每个学生此时此刻都感受到了祖国曾经的落后遭受到的打击、耻辱。每个学生都沉默了,我知道这些图片已经烙入了学生的心中。显然,教材的重难点得以有效化解了。
可见,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比较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还有一些知识由于各种原因,距离学生很远。这些知识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点、难点。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课文的重难点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因势利导的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电教媒体,拓宽知识面,丰富学习的内

www.ertong6.com 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构筑起学校庞大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用鼠标作笔、在网上读书、让网络帮助学生学习已成为现实,面对庞大的教育资源,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信息成倍增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和工具的优势,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是计算机,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是网络资源,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去解决,形成了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新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漫游世界》,我把自主权完全放给学生,让他们在网络上获取知识。打破空间的距离,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到很多学习资料,除了书上介绍的,还搜集了许多书上没有介绍的知识。如:“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内陆国——不丹的国旗为什么有中国龙图案?”;了解到“印度有10项特殊习惯和6大禁忌”;“缅甸每餐必食一种叫‘雅比’的鱼虾酱” ……还了解了其他比邻国家的传统节日,有些资料是老师也未必清楚的,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知识信息量是书本上和教师的讲授所不能比拟的,学习效率大大优于传统的课堂传授。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真正体现了课堂高效率,同时丰富了教育内容,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开拓了视野。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是开放的,教师要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借助多媒体可以把教学的相关内容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今天你安全吗》,通过多媒体想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小朋友的家,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个家安全吗?为什么?课后结合本节课的主题,组织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防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并围绕“安全生活”召开了一个交流会。在网络的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比老师三令五申、一再强调地说:“要注意安全”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使课堂空间得到延伸。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中,电教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既可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也可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调动,而且使教学重难点易于突破。更使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教学环境轻松和谐,极大的优化了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进华《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供小学用)第5期
[2]苏峰《运用电脑媒体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供小学用)第7期
[3] 浅谈多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优势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fa049e0100cgyd.html(2009-03-12)
[4]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2009-9-24 http://www.txjsyx.com/xkyx/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43
[5]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第一实验小学 276017浅谈多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www.xinxiaoyuan.net.cn/news_ny.asp?newsid=126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小学思想品德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彰显卓越,迈向成功 ——浅谈多教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的运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