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生命与心灵共融 情感和精神同舞——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生命与心灵共融 情感和精神同舞——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04-08 14:51:05| http://www.ertong6.com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人气:321
生命与心灵共融 情感和精神同舞——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思想品德教学论文,【摘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共识。作为人文学科的《品德与社会》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以及教育本身等因素,导致了品德课的人文教育功能逐渐被淡化,教学中呈现出较多的功利化和工具性色彩。本文就《品德与社会》课的人文精神培养问题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途径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人文人文精神缺失途径反思
在我们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和非精神化的时代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共识。不久前的马加爵案再一次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即在当代青少年人中严重存在着人文精神的缺失,也再一次引发了有识之士对于人文精神失落的深深忧虑和反思,也再一次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教育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丧失,即使经过训练成为高度科学化的人,也不可能是真正完整的人,而是精神不健全的残缺的人,被物所奴役所异化的人。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作为人文学科,理应把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己任,因为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但反思我们的品德学科教学,虽然在知识这个层面上,我们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但更缺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缺乏对学生的尊重,缺乏教学民主,缺乏对人性的关注,我们忽略了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东西,即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大力呼唤人文精神。
一、关注人文,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呼唤
人文,《辞海》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文的定义为:“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但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认为“人”的理念是更重要的、更基本的方面。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了一场为冲破宗教枷锁,以追求、探索和发现人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的人文主义思潮,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恢复了人本身的自然本性,并由此诞生了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是人文主义的核心。人文精神,应该说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理解和内涵。就总体而言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

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这种精神形成于人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自我需要过程中,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它无论在人类整体还是个体的进步中都扮演着“使人成其为人”的重要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突飞猛进,不断地征服和改造了自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支持,人逐渐异化为物,日益成了科技的奴隶。在科学主义指导下的教育也逐渐走向了反面,教育也逐渐被异化,教育将“制器”与“育人”相割裂,即把人视为一种“器具”去制造,而忽视人是有感情、有个性、有思想的人,剥去人的灵魂,塑造人的躯壳,注重外表的雕饰和技术的掌握,从而使得人成为缺乏灵魂的工具。因而人们力求探索、寻求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们重新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表达出深切的关注。重新珍视人的完整性,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与割裂;重新承认并自觉守护人的精神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重新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在这种背景下,人文主义教育又一次得到恢复和发展,时代又一次强烈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然而,与古典人文主义着重于培养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同,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更加强调关心个人、社会及人类的利益和未来。品德与社会课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是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应统一于人文精神这一价值理念,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是最为宝贵的财富。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他的《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强调:“学校不能仅仅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

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育要从人文精神出发,“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直面课堂,对传统课堂的理性审思

品德学科课是目前我国学校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说,它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往往把认知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是否实现往往被忽略。这样的教学活动漠视了人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而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淡漠了对生命激情的需要,淡漠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淡漠了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淡漠了对人的批评和民主精神的培养,淡漠了对人的生命和环境的热爱。其根本缺陷在于将认知从情与意中剥离出来,将真从善与美中抽取出来。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目标实现的同时把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开来,把完整的生命体仅当作认知体来对待,走上了唯理智主义的绝路,课堂教学因而丧失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功能,丧失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

www.ertong6.com 观的培养。

传统思想品德课学生不感兴趣,不受学生欢迎,以致不被学生重视,大大削弱了其在培养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理想、心理情感、言行品格、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作用,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学科的悲哀,值得每一位品德课教师深深反思。笔者认为,传统思想品德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精神缺钙”

品德课具有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三大目标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依赖,构成了严密的教学价值体系。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任何一方一旦脱离价值体系就无从实现,片面的价值追求必然是失败的追求。而教师在制定品德课教学目标时往往过分注重对知识、能力目标的制定,轻视甚至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制定,导致“精神缺钙”,使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而且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能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宽泛的、空洞的思想教育目标,正如原国家教委青少年品德教育丛书编委宗白桦所说:“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一种可笑的颠倒:小学讲为共产主义奋斗,中学将建设社会主义,大学讲集体主义教育,研究生进行文明宿舍评比。”思想品德课更缺少一套系统的评价系统去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状况,其结果使学生对上课内容缺乏真实的情感去接纳和认同,觉得思想品德课苍白和肤浅,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教学内容的“情感枯竭”

教学上拘泥于教材,就教材讲教材,而把人的价值观、理想、情趣等放在了附属位置。教学内容缺乏深度,不能充分挖掘人文学科的资源。教学上缺乏时代精神,不能及时更新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和例子。传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还无视学生思想中业已存在的观念与认识,只求片面地拔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灌输高尚的思想,而不考虑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其结果往往是“情感枯竭”。例如,《思想品德》第十二册《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一课,叙述了徐洪刚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与歹徒浴血奋斗,在受伤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还与敌人搏斗不息的壮举,并提炼出“只有人人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顺利地进行”的结论,没有注意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以及学生现有的觉悟水平,没有在较低层的正义感、生活现实上做文章,很难引起学生的认同,显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缺乏正面、直接的引导和教育意义。事实上,就小学生现有的认知和实践水平看,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在生活中的一般的是非曲直面前建立起基本的正义、良心意识恰恰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评价的“情意迷失”

由于科学注重标准,衡量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于是标准化的测验方式是最主要的评价方式,甚至连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好坏也用分数来衡量。这种程式化、单一化的模式,强调唯理智教育,将认知从情与意中剥离出来,将真从善与美中抽取出来,撇开情意与意志讲认知的发展,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学生只学到了一大堆知识,而缺乏美德、责任感、情感等,导致“情意迷失”,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认识上的不倒翁,是生活实践中的变色龙,是“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言行分离者,而这正是与人文精神所倡导的高尚情操、理想人格、尊重人的情感背道而驰的。
(四)主体地位的“个性缺失”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控制者,教师自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教师具有绝对权威的地位,不容置疑和挑战。教材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正如朱永新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把“缺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这样的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漠视了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这样的师生关系导致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这一过程中“缺失”。本应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呆板的、机械的传授。教师成为学科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在于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忽视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离开了人文精神谈人文教育无疑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品德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首先要倡导的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理性践行,为生命奠基的诗意追求
(一)整合与重构,营建富有人文情怀的课堂新气象
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重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结构。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是这五个要素达到最佳质量状态并相互形成系统关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应当从以上几个方面整合和建构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有效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做到以生为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行科学的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把人文精神列入教学目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非常注重强调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着力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实现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变。人文精神把人自己视作最高价值和最终的目的,强调以人为本,由此可见,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作为人文学科的品德与社会课理所当然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加应该加强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更加应该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也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要做的事。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应片面追求教学方法上的活动性而忽视以活动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恰恰相反,应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首位,既注重知识、技能、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如果偏废了品德课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把人文精神载入教学内容
(1)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
众所周知,品德与社会课本身具有为其他学科所

www.ertong6.com 无法相比的相当浓厚的人文资源,如果能较好地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内心真正体悟到,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教师要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必须在教学内容“内化”上下功夫,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和领会教材本身的人文资源,过滤、提升人文精神的闪光点。下面以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为例,把体现人文精神的知识点粗略列举,见下表:
学科渗透点
人文精神的培养
诚实是金
懂得做人坦荡诚实、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敢于认错都是诚实、有勇气的表现,懂得要人前人后诚实如一。
我该不该这样做
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会自尊自爱。
当冲突发生以后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要珍惜友谊和亲情,要学会尊重、理解、善待别人,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失败怕什么
懂得失败和成功是完整人生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能够笑对人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保持乐观的情绪。
孝心献老人
懂得自己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的养育之恩,要懂得回报,要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孝敬老人。
谢谢你们,我的父母
明白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要为家庭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共同创造温暖幸福的家庭生活。
家庭收支知多少
养成初步的经济意识和正确的消费习惯,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体会并感恩父母的辛劳和对家庭作出的贡献。
我也会当家
体验当家的滋味,学会主动关心家庭生活,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你是我的好朋友
明白朋友间的沟通与交流十分重要,充分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懂得欣赏他人。
集体处处有规则
知道集体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感受到作为集体的一员,在集体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做班级的小主人
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集体力量大
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交流合作,感受合作、团结带来的欢乐。
走向信息时代
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
……
(2)活化教材,拓展教学内容的人文因素
在教学内容上,也应从人文精神出发,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提出教育目的。教师如果无视学生思想中业已存在的观念与认识,只求片面地拔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灌输高尚的思想,实行成人化的教育,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教育效果永远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教育永远是强制的、肤浅的,学生是难以真正认同和接纳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大胆处理,教材不是圣经,它只是师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材上那些与学生现有认知基础有明显距离的、明显脱离学生生活和当地社会实际的内容和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学生身边的社会、家庭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和事例都应该成为教学内容参与课堂呈现、讨论和体验。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该不该这样做》一课的教学,除了探讨日常生活的常规交往如何做到自尊自爱,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还应该针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相当部分四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网络的运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有着较浓厚的兴趣,网上聊天和交友的学生大有人在。如果忽略了这一虽然前卫但事实存在的现象,本课的教学显然是有缺陷的。教学中应该拓展到这一领域,讨论网上交友的注意事项:A、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密友等信息;B、不与网友会面;C、对谈话低俗的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对待,并不再与其交流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会保护自己”的更广泛的含义。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散发出善的芬芳、爱的光芒、美的韵味,必然能增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力和魅力,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真正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添砖加瓦。
3、把人文精神导入教学方法
(1)创设生活情景,引导体验感悟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讲到:“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方式研究社会。”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如果没有了学生的心灵的感受,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贫瘠乏味,精神家园就会荒芜。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学科知识还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改进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静练来接受现有知识的过程。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也会当家》一课,事先布置学生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当家方案”,并在实际生活中做一回当家人,然后再交流自己当家的经历:当家的主题是什么?经过是怎样的?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有什么体会和感受?只有经历了真实的体验,才能有真切的、发自内心的感悟,真正将“父母的辛劳”、“勤俭节约”、“理财有学问”等意识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田。
构建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去重演、再现认知的产生过程,获得真切的社会认识和生活体验。毕竟教育不是知识的克隆,也不是能力的强化,教育是要让人成就自己,超越自我。类似生活情景的运用,并通过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品德与社会课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大大提高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开展合作探究,优化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因为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作狭隘的理解:收获不仅包括道德认知的掌握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也应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和提升,也应包括学生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味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变,意味着个人存在方式的转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很难想象一个学生整天处于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简单重复之中,他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做班级小主人》一课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作为班级的小主人,在享受集体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如何为班级的活动和荣誉作出自己的贡献。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互相讨论、

www.ertong6.com 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A、老师不在时,“小鬼当家”;B、设立“特殊的奖状”,专门奖励进步的同学;C、设立“心声留言板”,让大家畅所欲言;……学生自己提出种种方案后,教师再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合作、互相启发、互相讨论、互相置疑,踊跃发言,最后教师、学生互相点评,师生共同参与,归纳出切实可行而又可能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通过合作探究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高潮迭起,气氛尤为活跃,可谓是精彩纷呈。另一方面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发了各种思维的碰撞和交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班级集体问题的探究,也使学生对于自己天天生活集体有了一份更深的感情,无意中使学生多了一份浓浓的人文关怀。
4、把人文精神渗入教学手段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千百年来形成的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一本书、一本簿、一支笔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由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与学的物质手段的出现,改变了教学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扩展了教学的空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各种媒体不仅是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这种变革预示着一种全新的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学、学习方式正在形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需要在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式中反复感知、理解、比较、判断之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表现。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课的教学,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在网络教室内任由学生网上“冲浪”,查找资料,点击图片,感受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科学地运用到现代教学中,正是提供了这个平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了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5、把人文精神引入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环节。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要体现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应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坚持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动态评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倡多元的、多角度的、过程化的评价,它立足于学生的差异,从观念上、思想上、情感上接纳智力、兴趣、心理品质各不相同的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通过正确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热情。在动态评价中特别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趋向,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评价过程中,应将品德课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评价地位。评价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能谈出多少正面的道德认识,而是要考察学习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1)呈现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变化和过程。评价要做到两个结合。首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重在考察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观点演讲、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小调查报告,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其次,评价还应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2)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可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如采用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活动模拟、社会实践)、谈话、成长记录、日常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通过听、看、查、访等方法,对学生的素养状况中某些难测因素、思想道德、态度情感价值观进行观察,捕捉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外显信息。

(3)体现层次分明的评价内容。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智力等方面的影响,会造成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的,教师必须要承认学生发展中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积极性评价过程中,还要有全人观念,评价的内容应具有广泛性,使评价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发展即应给以进步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6、把人文精神融入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十分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接受正确的观念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无疑会对他当下及今后的发展成长发挥极其必要的作用,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是师生生命交融、情感互动的过程。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除学生以外,教师是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转变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有正确的定位,建立“倾听和共舞”式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既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妨让品德与社会课也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新气象;同时教师要有“蹲下来”的态度以学生为师,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品德与社会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舞”。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师生关系不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尊敬教师、爱护教师。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

www.ertong6.com 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

(二)开放与延伸,拓展提升人文精神的教学新时空

人文精神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和体验,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重视人的精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所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要真切地把握人文道理,就不能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逻辑理解,而要有特殊的心灵体验,就需要亲身经历和自我感受,空洞的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让学生通过体验生命的积极行为,强化生命意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生命的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向往生命和体验生命的一种方式。因此要淡化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传递功能,强调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平台对于联结学校和社会、家庭生活、经验的整合作用,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立足点要真正转变到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挖掘各种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让他们的美好情感得到激励和升华,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开拓视野,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修养。

1、参加社会调查,提升人文意识

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积极投入社会实践之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用自己所学的人文知识服务于社会,从而体验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尽自己的责任,在活动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教育回归社会,这是人文精神养育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一个阶梯。这样可以唤起每一个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转化为每一个学生自觉的追求。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和睦相处》一课,组织学生调查社区居委会的工作:
居委会成员
负责什么工作

>辖区民警

治安委员

计生委员

卫生委员

……

通过本次调查,学生了解了居委会工作人员为了让居民和睦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书本,融入社会,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启迪了思维,提升了品质,对学生的品德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品德与社会课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大大提升。

2、关注时政热点,激发人文关怀

尽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很少涉及时政,但小学生正处于好奇、敏感时期,对社会现象有他们自己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进行时政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其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课前几分钟的时事播报、简单的时事点评,也可以是结合教学主题有意识地拓展。教师在选择热点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精心挑选时事资料,选取时尽量能体现、反映和蕴含当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着重对所选的时事资料进行简要的分析,有倾向性地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学习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共同生活的世界》这一单元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入伊拉克战争这个热点专题,教师重点挑选了美国虐待伊拉克战俘和伊拉克激进组织杀害美国士兵的资料,从网络上下载相关图片做成课件,具体设问如下:(1)你是如何看待美国士兵虐待伊拉克战俘问题的?(2)你觉得美国士兵在伊拉克遭杀害是咎由自取、是报应吗?(3)你从美国士兵虐待战俘和遭杀害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通过引入美国虐待伊拉克战俘和美国士兵在伊拉克遭杀害这个热点问题,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问题,创设民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尽管问题的设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些难度,但学生从尊重生命、热爱人类的高度理解这一事件,尽管谈得肤浅,但真实而有震撼力。学生在表现出热切关注的同时,积极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赋予了自身更多的理性思考;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实现了智慧的碰撞和共享,思想的升华。学生表达了对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强烈的震撼和愤怒,也让学生多了一份浓浓的人文关怀,让学生试着学会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表达出渴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结语:

人文精神将是我们营建精神家园的时代脉搏

人文素养将是我们提升生命质量的前行航标

人文关怀将是我们构建活力课堂的生命气息

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体会和反思

(一)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生为本

以人为本,是人文学科的核心问题。人文学科的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人格与尊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人为本的教育已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教师没有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能是一句空话和口号。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育其本身而言就是一种深深的关怀和提携。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应关注和爱护的对象。不能因为强调教学的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不能让一千个人去感应同一个人或物,更不能视后进生为“包袱”而面向少数“精英”。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学生的潜力、思维特征、能力特长等都是不同

www.ertong6.com 的。差异是教育的基础,应视为一种财富而倍加珍惜。关爱每一位学生,就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佳发展。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争取成功并感受成功。

(二)提高教师素养,追求润物无声

“经师易做,人师难当”。教师是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的关键。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本身就需要有较高人文素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如果教师本身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感召力,学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领会到独立、批判、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人文素养,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样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要做到这一点,品德课教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是无形却又是最有力的教育,是一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无意识的熏染,常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必须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便会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其次,教师在掌握道德认知的同时,应加强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诸如历史、哲学、地理、文学等。正所谓“腹中诗书气自华”。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修养,开阔眼界,还可充分利用其他人文学科资源,在教学中融会贯通,让教学更加丰满、让教学更加蕴含人文精神的色彩。
(三)注重长期积累,关注终身发展
人文教育过程是人类精神追求的过程,它具有不可停息性。这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长期坚持,注重积累,不可间歇。为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走出课本,融入社会,体验社会,感悟社会,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培养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良好品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主编
2、《科学与人文》吴国盛
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4、《人文学科大有作为》叶朗
5、《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小学思想品德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生命与心灵共融 情感和精神同舞——品德与社会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