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童秀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说课评课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玩出了名堂》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玩出了名堂》说课稿

11-30 14:16:22| http://www.ertong6.com |小学说课评课|人气:389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玩出了名堂》说课稿小学说课评课,

  
  《孔子拜师》说课稿
  说教材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孔子拜师》介绍了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位大师孔子和老子的故事,教育学生懂得尊师好学的哲理,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吃力。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抓重点词句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说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说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说学法: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从题目入手,了解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尽管如此,他还是虚心向大思想家老子拜师求学,因为在他看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中了解大思想家孔子的谦虚好学的精神,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
  二、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1、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体会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多与文本对话,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2、交流读书感悟:
  (1)感受孔子求知若渴,不畏艰辛的求学态度。
  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引导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抓住句中的
  关键词来理解内容,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想象词背后隐藏的艰难困苦,感悟孔子的不畏艰辛、求知若渴的心情。
  (2)感悟孔子和老子的人格魅力
  让孩子仔细读孔子和老子见面后的对话,抓“迎候”“上前行礼”“您”“再次行礼”等重点词语感受孔子和老子谦和、知礼的人格魅力;然后分角色朗读,理解破折号的意义,指导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学无止境”的意思,随机出示孔子名言,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小结:怪不得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用自豪的语气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来赞颂两位大思想家的学识与品行。接着追问学生,使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做出简单的评价,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渗透“学无止境”的精神,引导学生做谦虚好学的人。
  三、作业设计:
  课后要求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希望能将这中华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孔子拜师》说课稿www.ertong6.com
  我的理解
  孔子,你有通古博今的思想,
  历史的长河,在你的思想中冲刷出深深的河道。
  孔子,你有纳古函今的渊博,
  生命的升华,在你的文字中带出凹凸的棱角。
  你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你是中国教育的一张名片。
  拂尽了衣衫素淡的尘灰,
  你从岁月的薄纱中向我们缓缓走来……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孔子拜师》,就是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个故事。
  当第一次捧起《孔子拜师》一文阅读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为孔子勤学好问、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而感动。
  当第二次走进文本细读时,我发现文章以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拜师为线索,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而对老子的描写相对较少,只简单带过。我迷茫了……
  如果只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孔子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那么老子的这条暗线就忽略了。两位大师的故事就只有一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很难领悟到“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的原因,也就更难对老子作出恰当的评价。事实上,文章既赞扬了孔子,也歌颂了老子,两条线相辅相成、互为渗透,两位大师同样值得人们敬仰。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了解孔子拜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是教学难点。
  我的思路
  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一次又一次与大师心灵碰撞,我的教学思路渐渐地清晰了。
  那就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实践,让孩子走近两位大师,并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解读文本。
  那就是——创设情境与两位大师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获得语言发展与精神的共生。
  我的目标
  就第一课时,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1.会认“闻、尘”等10个生字,重点写好生字“迎”,通过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等方式,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的意思。
  2.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
  3.品味“迎候”与“等候”,感受孔子、老子的谦逊。
  我的预设
  教学流程预设为四大板块。
  板块一视频导入初识人物
  2008年8月8日是所有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孔子的“三千弟子”共同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让所有中华儿女内心跃动。
  课始播放此视频,引出“孔子”,说名言,谈了解,初步感知人物,导入课题。
  从奥运吟诵视频导入,目的是激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整体感知后,进行字词检查。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词进行了处理。主要分四组依次出示:
  孔丘仲尼老聃(结合了解古人对姓名、字号称呼的习俗,随机了解大家为什么称孔子、老子,介绍“子”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孟子、韩非子、孙子等等。)
  远近闻名知识渊博学无止境(初步了解孔子勤奋好学,永不满足。)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读着这一组词,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运用联想初步感知词意。)
  迎候毫无保留传授(初步了解老子的谦逊有礼,诲人不倦)
  这一板块的设计一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为读通读顺做好辅垫;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更好的感悟、运用语言,以词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意境。www.ertong6.com
  板块三品味研读领悟品行
  (一)创设情境想象移情
  语文课必须具有语文味。语文味从何而来?突出词、句的品悟,体现语文咬文嚼字的传统特点,语文味便呼之欲出。
  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让孩子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句子。用心读读这句话,看看哪些词一下子跳入眼帘?学生一定会被“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触动。先引导孩子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想象这两个词后面隐藏着的种种困难,此时,可多媒体播放风雨雷电声,也可出示画面,引导孩子从天气恶劣、环境险峻、路途艰辛、生活无助、内心孤独等角度让孩子想象说话,让词语的意义和学生的生活视界融合贯通,丰富词语的意象。教师再进一步引导:
  是呀,他可能遭遇到狂风暴雨,严寒酷热,可依旧——
  他可能遭遇到山高路陡,悬崖峭壁,可依旧——
  他可能遭遇到饥寒交迫,病痛折磨,可依旧——,
  他可能遭遇到豺狼虎豹,生命危险,可依旧——
  也许,他会寂寞、会孤独、会恐惧……可依旧——
  回旋多次让孩子接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再反问:孔子后悔了吗?退缩了吗?引出“终于”再次感悟孔子不畏艰辛。
  至此,“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会更丰富、更立体。
  但是此时,孩子还没有真正走入孔子的内心。于是紧接着,让孩子“角色互换”:孩子,假如你现在就是孔子,我想问问你:(小练笔)
  孔子,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你不如回去吧,好吗?——————————
  孔子,反正你才三十岁,就已经远近闻名、知识渊博了呀,何必还冒那么多的困难和危险去拜师呢?————————————————————————————————
  孔子,你坚定了信心要去拜师,是吧?你去就去吧,为什么要日夜兼程,起早贪黑呢?
  ————————————————————————————————————
  这样,以对话的形式续写,以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完全走进孔子的内心,深入感受孔子求知若渴、谦虚上进、不怕困难的精神。再让孩子带着这样的体会用心读一遍这两个词。最后把词语又送回到句子中感情朗读。
  至此,两个本来平凡普通的词汇通过想象移情、角色体验和有效点拨而变得充满生命活力,词语成了可以触摸的有温度和质感的生命体,语文味在咬文嚼字中得以彰显,学生的精神生命在品词析句中得以润泽。
  (二)角色朗读心灵对话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方法。朗读赋予了作品生命,使形象“活”在眼前、“活”在心中。
  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充满哲理,又生动有趣,读好了,老子与孔子的形象、老子的诲人不倦和孔子的学而不厌的精神自然而然地进入孩子视界、进入孩子的心灵。
  1.自由读体会心情
  让孩子找出两位大师的对话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心情。
  2.角色朗读品味“迎候”与“等候”
  然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直接读人物语言。理解破折号,指导用疑问的语气读
  引出“迎候”,让孩子说说对“迎候”的理解,再从文中找出它的近义词“等候”。出示老子和孔子说的话: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说“迎候”的是一个怎样的老子呢?让孩子从文中寻找描写老子的词句。随着学生的寻找,将这些词句进行重组,出示句子: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他就是大思想家老子。www.ertong6.com
  引导孩子读悟后,引进老子的背景资料。让孩子感受到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子竟然“迎候”一位三十岁的年轻人。相信孩子心中的敬意会油然而生。
  正当孩子沉浸在对老子的崇敬中时,再让孩子读读孔子的话,追问:能将“等候”换成“迎候”吗?让孩子寻找文本中有关当时孔子的介绍,明白30岁的孔子已远近闻名、知识渊博、研究学问不比老子差,从而体会孔子的谦逊。
  3.表演朗读,再现“迎候·拜师”情境,使阅读教学更有情趣、更贴近孩子。
  出示插图,观察图上老子和孔子的动作、表情,结合课文想象他们的对话,最后请两组四位同学上台表演,再现这一情景。
  “唯有实践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层次分明,梯度明显。老子与孔子的交往,是智者间思想的碰撞。通过品味“迎候”与“等候”,让孩子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与智者进行对话,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板块四拓展延伸再悟“迎”字
  出示“迎”,此时,你看到“迎”字,是怎样的情感呢?再引进课外资源,有关古人谦逊有礼的故事或孔子名言。让孩子的情感再次受到熏陶与感染。
  最后指导书写“迎”字。
  拓展“迎”的外延,引领孩子向文本的纵深挺进。
  
  
  
  《孔子拜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分四部分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情。第一部分写孔子决意拜师。第二部分写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品行。作者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2、目标设定
  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研读课文深入感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二、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吃力。因此,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孔子为什么拜老子为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学无止境”的意思。再以“孔子拜老子为师的经过如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和想象,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流程
  分四步进行:猜谜导入——检查预习——读中感悟学习品行——拓展延伸www.ertong6.com
  【猜谜导入】
  课件逐一展示孔子的相关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猜猜是哪位名人。在学生猜出孔子后再向学生展示2009年9月28日孔子2560年诞辰祭孔大典图片。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一个小故事。
  设计的意图:帮助学生对孔子的了解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了解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对后人产生的影响。
  【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
  出示课文中的好词和易读错的词语如“风尘仆仆”的“仆”应读二声学生容易读成三声,要求准确响亮的读出来。先指一名学生,再全体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纠正容易读错的词语读音。
  2、理解词语
  因为引导学生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
  出示词语: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止境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以及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查字典、问家长、联系生活或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习惯,同时也为后面理解课文重点句段做准备。
  3、读准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要求准确、流利,能加上自己的感情更好,其他学生作评委,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易错难理解的词语大多都在其中,检验学生将词语放入课文能否读准,读流利。让其他学生做评委,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4、质疑问难
  学生交流预习课文时还弄不明白的问题。如:课文中对人物的称呼,孔子成老子“老聃”,孔子自称“孔丘”,而老子又称孔子“仲尼”,这些学生可能会提出,如提不出老师提出。通过课件向学生解释古人名、字、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初步了解古人名、字、号,也为后面感悟人物品行做准备。
  5、了解老子
  让学生说出孔子是拜谁为师?谈谈对老子的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老子的作为及影响有所了解。
  【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这是本课的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
  1、理解“学无止境”
  从文中找出孔子要拜师的原因,课件显示。文中共有两处。一处是第一自然段写到“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这句话意思学生比较好理解。还有一处是第二自然段老子问孔子“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孔子回答“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让学生先说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意思,再联系实际谈谈。如:爸爸、妈妈、老师……他们不断学习的事例。将两个原因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要想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就要不断的学习。”
  设计意图:由拜师目的切入,明白学无止境的意思,领悟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进而引入下一环节拜师的经过。
  2、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品行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让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和想象,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切入:为了让自己懂得更多,成为知识更加渊博的老师,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他拜师的经过如何呢?请同学们用心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感受深刻处做记号。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感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交流感悟
  先是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针对学生交流分成三部分进一步引导体会。
  一是拜师途中,这部分主要体会孔子不畏艰辛,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www.ertong6.com
  课件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先出示地图和网上搜集的一段新闻“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拜孔之行两个大学生骑自行车从洛阳到曲阜的报道”。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从曲阜到洛阳路途之遥远,步行之艰难。然后问“在2000多年前,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孔子一步一步走了几个月,这一路上他是怎样度过的呢?”学生会说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课件将字体变红。因为预习时学生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就让学生轻声读这两个词语,想象仿佛看到孔子在什么时候赶路,教师创设情景:肚子饿了的时候,孔子……困了的时候孔子……刮风、下雨的时候孔子……并想象等到达洛阳后孔子的样子,用文中一个词形容就是“风尘仆仆”,这样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感悟、想象,使学生体会到孔子不畏艰辛,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再让学生说说从“终于”一词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可能说拜师途中的艰难,也有可能体会到孔子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洛阳的高兴心情,都可以,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二是孔子与老子的对话,这部分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让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有礼和老子的谦和有礼以及对晚辈的爱护。
  先是出示文中对话部分,指名朗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进行引导,注意“你是——”引导读出“纳闷”的语气。课件将“迎候”和“等候”字体变红,引导学生区别这组近义词的差别,说说从人物的对话中能体会出孔子和老子具有怎样的品行。然后带着谦虚有礼的语气齐读对话部分。
  再出示加上旁白的对话。了解“拜访”和“拜见”的差别,说说从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又能感悟到人物怎样的品行。再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动作,展开想象两人合作进行对话表演。
  朗读形式是指名读教师示范指导、师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表演读的方式进行。
  三是学习的过程
  倒数第二自然段简短的两句话,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好理解。重点抓住“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写出了孔子认真求学的态度,“毫无保留地传授”写出了老子诲人不倦的精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和想象,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3、评价人物升华情感
  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和老子是怎样的人以及自己内心的情感。再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孔子和老子的敬佩之情,并教育学生学习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拓展延伸】
  问谁能背出孔子的名言指名背诵,并出示孔子名言。告诉学生:如果能将孔子的名言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更了不起了。
  设计意图:激发课后学习的欲望。
  【课后练习】
  1、布置课后搜集、背诵孔子名言。
  2、搜集阅读孔子、老子的其他小故事。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孔子、老子,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www.ertong6.com
  2学习根据具体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
  3.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
  三、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揭示课题。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这本书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直奔中心,提炼问题。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孔子和老子有什么品质得到人们的敬重?在学习完二、三两自然段,学生通过品读感悟了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后,再次让学生读这一句中心句,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我想这样会使教学显得清晰、连贯。
  环节三:围绕中心、品读感悟。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让学生找出能表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再通过读一读这些词语,播放风雨雷电声让学生感受孔子拜师路上遇到的恶劣天气,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同样,在教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人来理解就变得容易多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进一步感悟孔子的学习态度,这样,既符合重视句子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
  课文中有一段描写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充满哲理,又生动有趣,读好了,老子与孔子的形象、老子的诲人不倦和孔子的学而不厌的精神自然而然地进入孩子视界、进入孩子的心灵。于是,我就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同桌读,指名读,全体学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感悟。
  环节四:紧扣中心,谈孔子和老子。这一环节由“孔子和老子拜师的场面真感人,难怪成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师后,师徒二人的举动还让人佩服吗?”这一问题引入,学习第三自然段。让学生读孔子有关学习的名言,谈老子是怎么教学的,进一步认识孔子和老子,使他们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丰满。
  环节五:拓展延伸,语言实践。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对孔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写话与古人进行交流,激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环节六是以诗做结,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关键字: 小学说课评课,说课评课范文,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说课稿 语文